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幸福景洪你我共享
  •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2020年度景洪市卫生健康工作报告

  • 作者 :佚名
  • 来源 :景洪市卫生健康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1-06-21 09:45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全会、市纪委六届五次全会、政协人大“两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州卫健委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局各项重点工作及目标任务,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主题,大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推进项目建设、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以及国家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创建,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扎实推进“健康景洪”建设。

一、担当作为,2020年卫生健康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历程上值得永远铭记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任务、压力和挑战。“十三五”以来,市卫健系统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卫生健康委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健康景洪建设、深化医改、公共卫生、健康扶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中傣医药振兴发展、健康产业等重点工作,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新冠感染疫情,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感染疫情,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急动员,精锐尽出,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坚毅果敢、顽强拼搏完美诠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伟大的抗疫精神。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市疫情指挥部的总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统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严格落实“四早”和“四集中”原则,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强化院感防控,坚持“三个关口前移”,以西双版纳传染病院为主战场,派出专业的市级专家,参与新冠病毒治疗。1月24日,西双版纳确诊首例病例,用12天时间实现新冠感染病例新增确诊病例零增长,至2月27日,15例确诊新冠感染患者和4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用35天实现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例无新增。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努力构建“境外”牢固防线,严格落实“五个管住”,在景洪市确定后备医院、方舱医院的选址,在勐龙240口岸建立了隔离场所1个,核酸采样点1个。先后改造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4家,单日核酸检测能力可达到1万余份。全市组建了一支有采样、流调、检测、消杀、转运队伍的市级应急队做应急准备。景洪市分批派出6支67人医疗队、1支53人核酸采样队赴缅开展援助,援建核酸检测实验室1个。全市累计储备隔离酒店34个,累计集中隔离观察国外入境人员11918人,国内入景隔离观察1072人,隔离驻点人员保持“零感染”。各级拨款疫情防控资金18185万元,同时,由医投融资1.24亿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确保了应急医院建设、防疫物资保障等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政策落地见效。稳妥推进新冠感染疫苗接种工作,科学安排接种人群。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全省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医院之一。全面推进医共体范围内的城乡居民按人头打包付费方式改革。景洪市城市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列为国家试点之一,全市建立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四种模式的医联体,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及基层服务能力逐步增强。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完成医院章程制定。景洪市实施了以网上平台集中采购与线下备案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按省州要求执行了药品采购“两票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州级选定的四个药品配送企业配送药品,药品配送基本能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需要。卫生健康行业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落实。

(三)卫生领域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一期完成总投资19955万元,支付资金19026万元,已启动二期项目招投标相关工作。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负压病房建设项目总投资4149.23万元,项目已全部竣工。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造工程,将医院肿瘤诊治中心改造为传染病战备用房,总投资1375万元,项目已全部竣工。景洪市改造建成实验室建设4家,目前都已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勐龙中心卫生院建设(国门卫生院)、西双版纳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改扩建项目、景洪市中傣医康养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

(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景洪市通过继续加强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工作,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远程会诊能力,通过加强远程会诊信息化建设,促进分级诊疗信息化,在综合医改试点工作中,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逐步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量,全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加强专科专病专家门诊建设,加快推进三级医院专家资源有效下沉,完善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等方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省级提质达标、胸痛中心、创伤中心验收。二级及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9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甲级标准,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个乡镇卫生院达一级乙等标准。景洪市完成9个慢性病管理中心建设,5个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

(五)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疫情期间,针对疫情紧缺人才的需要,开通绿色通道引进8名专业人才。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高校应届生专项招聘,共招聘38名专业技术人才。完成景洪市事业单位专项紧缺人才招聘工作,为景洪市中傣医院招聘到1名中傣医。完成2020年10名农村订单定向高校毕业生的签约以及2020年毕业的9名农村订单定向生的安置工作。完成卫生健康系统60名紧缺人才入编的工作。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岗学习、对口支援培养、学历提升、转岗培训等形式选送医生、骨干进修,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卫生人才培养。

(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升至74元。全市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0—6岁儿童访视率达95.36%,健康管理率达94.18%;孕产妇孕早期产前检查率达94.65 %,管理率达96.66 %,产后访视率达94.93 %;预防接种新生儿建档、建证率达100%,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2.49%。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完成体检21619人,体检率达51.24%,健康管理率达44.65%;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73.57%;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1.3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4.03‰,达到任务要求,规范管理率达88%、规律服药率达39.98%;结核病可疑者应转诊到位率达5.33‰,登记结核病患者管理率100%,辖区内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5.88%,规则服药率达93.52%。

(七)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孕产妇死亡率为18.8/10万;婴儿死亡率3.76‰,控制在指标要求内。对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101.8%;对贫困育龄妇女提供宫颈癌检查率达100.85%;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100.5%;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均达90%以上,听力筛查率均达90%以上;0-6岁儿童眼视力保健与筛查率达90%以上。

(八)中傣医药事业发展持续推进。全市综合医院、中傣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中傣医科(馆),能提供6种以上中傣医服务,尤其市中傣医院重点建设了针灸推拿、糖尿病、骨伤、神经外科、乳腺、肛肠等特色专科,拥有30名中傣医药医师,能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及适宜技术26项、傣医特色疗法8项,康复治疗技术25项的综合医院。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4%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傣医药服务,景洪市辖区民营医疗机构中设有中医科(馆)的民营医院12个、开展中傣医的门诊部9个、诊所21个。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疫情期间探索对确诊病例协助使用了中傣医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

(九)健康扶贫工作成果丰硕。连续开展健康扶贫“百日攻坚”行动和挂牌督战,全市259户1006人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全部脱贫,景洪市累计投入资金9951.07万元,市乡村医疗机构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和巩固要求。全面建立并规范运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先后有4208人次享受该政策。全力实施贫困人口“三个一批”行动,将大病救治病种数量由9类15种扩大到了30类36种,明确了1家大病专项救治定点医院。贫困患者个人医疗费用实际自付比例平均为9.8%,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6.34%。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建有村卫生室和配备了村医,彻底消除了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空白点”。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完善签约服务规范和制度,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44个,辖区内常住人口签约率达11.88%,重点人群签约率25.41%,贫困人口做到应签尽签。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的方法和模式,全面推行电子化签约服务,实现了电子化签约全覆盖。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十)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大力推进健康景洪建设,印发《健康景洪行动(2020—2030年)》,针对影响全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和重点疾病实施干预,实施16项重大行动。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登革热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2020年未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有效维护了各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了消除脊髓灰质炎、碘缺乏病、麻风病、疟疾等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及时有效处置景洪鼠疫疫情。设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17家。职业病、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目标按期完成。通过不懈努力,完成艾滋病防治“3个90%”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通过曝光、督促整改,推动专项行动有序深入推进,我们部门牵头负责的“常消毒”和“众参与”2个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八类”重点场所清洁消毒达标,卫生质量抽检率均达76.12%,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已形成自觉。景洪市完成了1个省级卫生城市创建、8个卫生乡镇创建和48个卫生村创建,1个省级慢病综合示范区创建。

(十一)其他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医养结合、老龄健康工作得到健康发展。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全市699人享受了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政策。全年健康产业投资5.8亿元,健康生活目的地投资45.75亿元。卫生监督工作不断提升,非法行医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机构、医生、护士电子证照申领率达95%以上。安全生产、生物安全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在全市公共场所配备AED设备58台,全方位保障群众健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竞彩网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任务十分艰巨。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仍是明显短板;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压力较大;深化医改成果需进一步巩固拓展,“看病难、看病贵”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人才、信息化等制约因素还比较突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基层绩效激励政策、卫生人才培养政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政策亟待完善,“三医”联动的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弱,产科、儿科等服务能力不足,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优,学历层次偏低、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分配不均、资源配置失衡,引才留才困难,大健康产业发展责任重大且任务艰巨,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较重,工作推进和突破难度较大;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等等。

二、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各项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任务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喜迎建党100周年庆典之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确保“十四五”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坚决落实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当前,全球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周边国家疫情仍有反复,缅甸政局变化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局大动荡导致人群大涌入、疫情大扩散的可能增加。国内方面,近期安徽、辽宁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病例数不断增加,目前,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仍存在。疫情防控远未到喘口气、歇歇脚的时候,必须严格落实好各项措施,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的底线。一是坚决把疫情堵在国门之外。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新冠感染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细、落准,坚决果断处置好疫情。二是坚决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强化首诊负责、规范治疗,完成定点发热门诊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哨点门诊规范化建设,做好定点医院及后备医院应急准备。三是坚决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完善细化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确保2天内能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核酸实验室设备配置及能力建设,要达到每天1万份的检测能力,确保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需要。严格医院、商场、机场等重点场所扫码、测温、消毒等防控措施,加强对冷链物流、海关边检、医疗疾控等重点人群的定期检测,加强院感防控。抓实抓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统筹做好人群接种,提高接种率。加强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及救治准备工作。

(二)继续提升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一是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防控协同决策机制。二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围绕加强城乡公共环境治理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疾病预防控制。三是坚决打赢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制定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艾滋病防控机制、完善防控体系。持续巩固艾滋病防控“三个90%”成果,花大力气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四是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鼠疫、人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公共卫生事事件处置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加强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措施,城乡联动、集中整治,巩固和转化专项整治成果,实现从集中整治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确保年底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六是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绩效目标考核及应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深入推进景洪市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建设,探索医共体考核评价标准,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

(四)全面夯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硬件基础。“十三五”期间,景洪市疾控中心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百级洁净实验室改造项目要尽快完成并投入使用。推进景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项目的医疗板块项目落实;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完成并验收,同时推进二期工程启动;完成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改造项目和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造工程;完成市疾控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勐龙卫生院等项目前期工作,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五)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医疗质量安全。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枢纽,重点加强急诊急救、呼吸、感染、重症、检验等专科能力建设。推进三级医院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和远程医疗,推进智慧医院以及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继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作用,促进合理用药。强化采供血服务,进一步提升区域血液应急储备、安全监测和供应调配能力,完善国家新冠感染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应急储备制度,提升储备数量。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高质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程度,加强医疗质量数据监测、分析、反馈。持续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构建行风建设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强化依法处理医疗纠纷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及考核评价。

(六)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评审,规范乡镇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中心、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三是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置达标工作,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通过等级评审,9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四是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控制与绩效考评体系,履行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各项服务承诺,实行有序推送和时效评估,并继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端APP推广使用。

(七)继续做好妇幼健康项目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计划”、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项目;做好妇女常见病、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和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切实完成妇幼健康各项指标任务,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八)巩固健康扶贫工作成效。一是继续加强对“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动态监测,确保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持续保持达标;二是继续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确保做到“应治尽治”;三是进一步强化慢病签约服务管理,确保做到“应签尽签”;四是认真反复核查,确保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到位;五是切实加强监测预警,确保脱贫户不因病返贫、非贫困户不因病致贫;六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确保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九)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能力。持续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卫生监督检查,督促指导责任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规范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疫情处置流程,严肃查处传染病防治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两非”和代孕、非法医疗美容等行为;组织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专项执法检查;加强短缺药品预警监测,完善清单管理;加强职业卫生案件查办,督促用人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全过程监管,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任务,推动卫生监督协管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培训和纪律作风建设,全面提升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落地落实。

(十)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云南省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三十条措施》,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专业公共卫生人员不足、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稳定、能力偏低、行业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短板弱项;加强医教研协同,实行有计划的人才梯度培养;逐步实施乡村医生“乡管村用”,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临聘人员管理,落实退休补助政策及养老保险政策;继续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学历提升教育等;完善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县乡卫生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争取财政保障,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生活补助政策。

(十一)坚持以医养结合为抓手,全面推进傣医药传承创新。

积极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供给体系,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积极推进傣医药条例立法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傣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大傣医药推广应用。加大与东南亚各国传统民族医药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教育水平,加大人才培养,丰富服务内涵,深入推进傣医药与康复养老、养生保健医养结合等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全市傣医药服务能力,努力把傣医药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族医药。

(十二)持续推进其他重点工作。科学编制全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科学确定主要发展指标,研究提出重点工作任务、重要改革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健康产业,深入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进卫生健康政务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龄健康服务能力。9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做好老年人就医便利工作。完成2020年度全省综合考评卫生健康工作存在主要问题整改任务。做好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落实项目和惠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