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家庭不是“管教”而是“共同成长”——允景洪街道花卉园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 来源 :中国竞彩网允景洪街道办事处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8-21 10:28

为推动辖区家庭转变教育理念,从“管教式”教育转向“共同成长”的亲子互动模式,近日,允景洪街道花卉园社区在景洪市家风馆开展主题为“家庭不是‘管教’而是‘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活动。社区家长、孩子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活动由拥有多年幼儿教育经验、深耕家庭教育的胡芳老师主讲,围绕主题展开深度分享与实践互动。

互动破冰:在实践中播撒成长种子

活动以孩子的自我介绍环节拉开序幕,这一环节既是能力锻炼平台,更是家长与孩子共同观察、彼此理解的起点。在胡芳老师引导下,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孩子依次上前介绍自己,老师鼓励孩子大胆表达,更引导家长用掌声传递接纳与支持。部分孩子从羞涩到放开的过程中,家长们既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也意识到自身耐心陪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正是“共同成长”理念的生动体现:孩子在尝试中突破,家长在观察中学习如何用更好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理念阐释:解码“共同成长”的核心内涵

胡芳老师结合案例与经验,深入阐释“家庭不是管教,而是共同成长”的核心内涵。她提出“孩子是家长的复制品,家长是原件”,强调教育并非家长对孩子的单向“管教”,而是双方在相处中互相影响、共同进步的过程。针对家庭中常见的教育意见不统一、隔代教育矛盾等问题,她指出,家庭需建立平等沟通模式,而非“管教者”与“被管教者”的对立;在生活习惯培养上,家长陪孩子早起读书,既是引导孩子,也是自身保持学习状态的过程,这种“共同参与”远比单纯“要求”更有效。


经验分享:用真实案例印证理念价值

活动中,家长们的互动分享进一步印证了“共同成长”的意义。部分家长提到孩子学习遇困时,家庭易出现分歧,胡老师回应:“争吵是‘管教’失效的表现,不如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家长先调整心态,孩子才会愿意跟随——这就是成长的双向性。”一位外婆也分享了体会,她在与孙辈相处中,常和子女沟通教育方式,这种长辈与晚辈互相学习的过程,正是“非管教式”家庭成长的鲜活案例。


此次活动通过实践互动与理念分享,让参与家庭深刻理解到,家庭的本质不是“管教”的场域,而是“共同成长”的土壤。下一步,花卉园社区将持续以家风馆为阵地,常态化开展聚焦亲子双向成长的活动,助力家庭在平等包容中实现家长与孩子同步进步。就像此次活动所传递的理念,正彰显着家庭教育的核心意义——它像纽带般拉紧每个成员的心,让家庭在理解与包容中成为稳固的港湾,更成为彼此滋养、共同向前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