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 作者 :赵云龙
  • 来源 :景洪市统计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6-11 17:04

景洪市统计局

景洪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6月9日)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中国竞彩网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景洪市组织开展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普查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治统计造假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市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市范围内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普查各项工作扎实有序、高质高效推进,顺利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任务。普查全面摸清了景洪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家底,客观反映了景洪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一、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的是全面调查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的新进展,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市情。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景洪篇章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景洪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一是普查准备阶段,组建普查机构,落实人员、经费、措施和责任,开展投入产出电子台账记账、单位清查、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培训、宣传动员,做好物资保障等工作;二是普查登记、数据处理阶段,开展普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评估验收、数据质量抽查等工作;三是普查数据发布、资料开发和总结阶段,开展普查公报发布、普查年度国民经济核算、普查资料开发、总结成效等工作。目前,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进入普查数据发布、资料开发和总结阶段。

二、普查主要特点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普查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亲临现场指导,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普查工作进展汇报,多次对经济普查工作作出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将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及时印发《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普查工作。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时组建普查机构,全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推动普查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尽责,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全过程参与推动普查实施,确保了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二)科学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普查流程规范。全市各级普查机构按照“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统分结合、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协作共享、坚持依法普查”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普查方案和云南省实施方案,并结合景洪市实际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普查,着力提高普查的科学性、规范性。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指导,规范有序实施单位清查、现场登记调查和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

(三)创新普查手段,提高普查效率。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充分利用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登记资料整合形成单位底册。全面应用全国统一、集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支持普查对象网络自主填报,推进投入产出调查电子统计台账应用,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效率和安全保障显著提高。

(四)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普查机构联合宣传部门按照“把握节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开展普查宣传动员。举行入户登记启动仪式、举办统计开放日活动、启动经济普查宣传月活动、发布经济普查宣传片,通过行政服务大厅、商场、城区公交站台等LED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利用傣语、哈尼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翻译播报《单位清查告知书》《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等,多层次、多形式持续开展普查宣传,为普查营造良好氛围,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严格全流程管控,确保数据质量。建立健全普查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及岗位责任制,压紧压实普查数据质量责任,组织基层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流程、质量标准进行数据采集与审核,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加强对普查数据的质量监测分析,实时监控普查数据采集、上报,强化现场数据核实与业务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强化数据审核,实现数据即报即审即查,及时消除差错,举一反三纠正检查发现的数据问题。2024年4月,景洪市经普办分别深入景洪市17个乡镇进行五经普事中质量抽查,采取“座谈交流+入户走访”、“定点调研+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查数据填报准确性,实地进行指导;5月,市经普办组织专业人员带队赴各乡镇开展五经普数据质量核查,分专业查看规下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并与上报数据做对比。各专业以数据质量现场检查为契机,找准问题、促进整改,为后期线上审核指明方向。配合省、州经济普查办公室顺利完成对中国竞彩网的事中、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抽查主要结果表明,中国竞彩网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

三、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4156个,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5455个,增长62.7%;产业活动单位16040个,增加5350个,增长50%;个体经营户57416个,增加18772个,增长48.6%。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4066个,占2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65个,占16%;建筑业1519个,占10.7%。

按地区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允景洪街道4398个,占31.1%;江北街道2043个,占14.4%;嘎洒街道1439个,占10.2%;嘎栋街道1589个,占11.2%;曼弄枫街道2515个,占17.8%;勐龙镇630个,占4.5%;勐罕镇427个,占3%;勐养镇214个,占1.5%;普文镇113个,占0.8%;景哈哈尼族乡153个,占1.1%;景讷乡105个,占0.7%;中国竞彩网201个,占1.4%;勐旺乡106个,占0.7%;基诺山基诺族乡134个,占0.9%;中国竞彩网45个,占0.3%;橄榄坝农场13个,占0.1%;西双版纳监狱31个,占0.2%。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33286人,比2018年末增加33012人,增长32.9%,其中女性从业人员59184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418人,增加2293人,增长12.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2868人,增加30719人,增长37.4%。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15653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54193人。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2773人,占17.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6191人,占12.2%;房地产业12352人,占9.3%。

按地区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允景洪街道55698人,占41.8%;江北街道14567人,占10.9%;嘎洒街道10168人,占7.6%;嘎栋街道15330人,占11.5%;曼弄枫街道16331人,占12.3%;勐龙镇5466人,占4.1%;勐罕镇4360人,占3.3%;勐养镇2405人,占1.8%;普文镇1260人,占0.9%;景哈哈尼族乡998人,占0.7%;景讷乡834人,占0.6%;中国竞彩网1446人,占1.1%;勐旺乡733人,占0.5%;基诺山基诺族乡889人,占0.7%;中国竞彩网1161人,占0.9%;橄榄坝农场497人,占0.4%;西双版纳监狱1143人,占0.9%。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9708108.5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14279108.5万元,增长92.6%。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404195.2万元,增加1756595.2万元,增长106.6%;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303913.3万元,增加12522513.3万元,增长90.9 %。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8517773.1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7457273.1万元,增长67.4%。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193922.7万元,增加1199122.7万元,增长120.5%;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6323850.4万元,增加6258150.4万元,增长62.2%。2023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9197665.7万元,比2018年增加2986665.7万元,增长48.1%。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2281863.3万元,增加547063.3万元,增长31.5%;第三产业营业收入6915802.4万元,增加2439602.4万元,增长54.5%。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市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535个,从业人员3469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1782.6万元。其中,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3个,从业人员304人,营业收入25029.0万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321个,从业人员1978人,营业收入243373.3万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150个,从业人员611人,营业收入19362.9万元。

四、普查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修订情况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景洪市2023年GDP总量修订为432.58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2.54亿元,增幅为8.1%,比2018年增加171.56亿元,名义增长65.7%,年均增长量为34.31亿元,年均名义增速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5.46亿元,增加0.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8.56亿元,增加7.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8.56亿元,增加24.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快报数的16.2:25.3:58.5变化为15.1:25.1:59.8。

景洪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客观反映了五年来景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是对景洪市经济的一次高质量“体检”。普查资料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普查数据开发应用,积极拓展普查数据开放渠道和共享方式,丰富普查数据发布手段,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普查资料的信息服务,确保普查结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数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景洪市总结好“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